第一象限的产品或服务,对消费者来说,决策很不容易:会反复比较不同品牌的差异、优劣。因此建议完全聚焦品牌投放,因为需要不断去强化品牌认知,影响心智。为什么不建议做效果渠道?因为消费者需要时间思考、分析,就算看到了引导立即行动的钩子,也很难马上行动。
对第二象限的产品(服务),消费者决策参与度也是很高,但是,市场上商品的差异度并不明显,也没有形成强烈的品牌区隔,比如瓷砖、茶叶、家政等。所以这时候渠道很重要,哪个渠道能有效触达,往往就能立即引发行动。
但最近也看到,有的商家也开始重视自己的品牌,因为能获得额外的品牌溢价。
当然,对这部分商品(服务),口碑营销也非常重要,在第6个问题会重点说。
第三象限比较简单,消费者决策成本非常低,顺手就买了。所以这部分主要靠效果营销。但现在效果渠道的流量越来越贵,这类商品往往还面对着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利润更薄。所以转型也迫在眉睫。比如许多工厂开始做自有品牌。
第四象限里的商品(服务)具有品牌差异性,但对消费者来说,尝试成本很低,比如中低价位快消品、餐厅等。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强品牌认知,让消费者对这个牌子有印象、想尝试,一方面在渠道和效果上投入,增加被消费者接触和选择的机会。因此,效果和品牌并重。
当然这个划分还是要结合具体的公司战略、生意模式和资源优势。这里只是站在消费决策的角度,做一个探讨。
后面三个问题,主要聚焦在市场部#花钱#的领域,以三个典型项目为例,说明花大钱、中钱和小钱。
有人会说,市场部不就会花钱吗?其实,花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正会花钱、能花对钱(能花大钱、也能花小钱做大事)的人数量非常少,尤其今年大环境不好,广告投放需要更谨慎和精细,对花钱要求更高。
3、花大钱,今年要不要投综艺
先解释下,为什么单独说综艺赞助。
品牌广告中,综艺几乎是费用最贵、战线最长的投放项目,一般属于企业的重大量级投放。如果投得好,拉动效果也非常明显。
那么,要不要投综艺呢?在我看来,得考虑2个条件。
第一:如果产品(服务)一句话说不清楚,不要投综艺
赞助任何综艺,品牌露出的时间都很有限(和硬广相比),如果一句话都解释不清具体的产品服务模式,那就千万别浪费钱。
第二条:如果预算不能支持至少一年的持续性投放,不要投综艺
这和投电视广告、OTV等曝光型媒体是一个道理。在消费者脑海里形成印象、记忆,需要很长时间。如果播一下,等于刚刚预热,火就撤掉了,水永远也开不了,前面烧的火也白烧。
如果这两条都满足,那么就到了最难的一条,投什么综艺?
有一条原则是,不要相信任何评估模型。
如果评估模型有用,早就没有那么多扑街的项目了。
其实对广告主而言,最忌讳的,就是押宝思维,如果预算只够押一个,那真的不要做风险巨大的事。
到底怎么投呢?给到几条真金白银的经验吧:
A、选头部项目的头部身份;选黑马项目时,可考虑中小身份
头部项目(收视率、播放量、话题度最靠前的综艺)一般是成熟IP,广告模式成熟,赞助商的权益等级也非常清晰。从媒体来看,都会把最核心、最大的权益给到冠名,因为冠名的费用是第二身份的2-3倍。最多再照顾一下第二级、第三级身份客户。再往后排,价格其实也不便宜(好几千万),但广告资源完全被碾压。现在一档综艺的客户那么多,后面几个出现频率不高、曝光不足,很容易就被淹没了。
但为啥黑马项目可以花小钱呢?第一,这部分项目往往是新节目,整体权益体系不够成熟,就算做冠名客户,给到的费用也不会太高,就算投入小预算做小身份,对制作方来说,也很重要,因为项目预算本来就紧张,能多一点是一点。所以,这就算只花了小钱,也能获得不错的广告回报。
另外,新项目也往往更愿意配合赞助方,开创一些新的广告形式。比如,我们去年和爱奇艺合作《延禧宫略》,这也属于黑马项目,我们尝试了一个新的形式,叫片尾彩蛋,尝鲜价很低,但效果非常好。
B、今年,一定关注政策导向!
政策支持哪一类、限制哪一类,非常非常重要。不一定要选政策倾斜支持的题材,但一定不要选政策限制的那一类。风险巨大。(说起都是泪……)
C、对于综N季的节目,要不要继续投?
有人说综N代第二季可以,第三季就不行了
这完全没道理。有太多反例。
目前,对综N季,有两个投放建议供参考:
--选秀类,如前面第N季大火或者出现顶级明星,后面第N+1季不选
--慢综艺,第一季大火,制作团队和卡司稳定的情况下,后面N季可继续投。
感觉透露得太多了,点到为止,自行领会哈。
4、花中钱,要不要拍片
这里说拍片,指的是【除TVC之外的片子】。比如微电影、最近很火的沙雕短片等。
拍片,说贵不贵,说便宜也并不便宜。
要不要拍?还得先想清楚两个问题:
第一、拍片的作用是什么?
我觉得针对以下三种情况,拍片是成立的,能发挥作用:
1、推广新产品或服务
讲一个关于产品或服务的故事,引发大家的关注和期待。比如之前衣二三的Vivien升职记,非常精彩地说明租衣的意义——穿得美美哒,能在职场一路绿灯、升职加薪。
2、品牌(产品、服务)升级或唤新
配合产品(服务)或模式升级,让大家对熟悉的品牌有新认知、新感觉。踢不烂那条就是典型的例子,熟悉的产品,不一样的气质。一条片子完美地演绎出探索和流浪精神,令人神往。
3、塑造品牌个性和用户共情
长线塑造品牌价值观,和目标用户共情。比如耐克的运动精神系列、SK-II塑造成熟女性独立性。
这三种情况对应的片子性质也不一样:
第一种、第二种最好完全围绕产品或服务,展开故事或场景。用什么标准呢?——如果脱离了特定的产品或服务,这条片子根本不能成立。
而不是仅仅扮演一个背景、或者植入道具。
第三种,只适合成熟品牌,并且品牌个性有大众认知基础。这类的短片不仅需要持续做,而且在精神内核上要有一致性,才能形成品牌主张。
举个反例,最近有个#共享爸爸#的微电影,片子本身拍得很不错。但这个故事离开特定的产品(品牌),剧情完全没受影响,因为只在片尾蜻蜓点水地关联了一下品牌。
那是不是符合第三种情况?很可惜,由于这个品牌还没有牢固的群众基础,尤其品牌精神没有得到广泛的知。所以我们当讨论的时候,有80%的人完全没记得是哪个品牌做的,剩下几个人还记混了。
第二、用什么方式传播片子?
短片传播有时候比较尴尬,不像TVC可以投硬广。
投视频网站?那里内容那么多,谁看广告……
投朋友圈?点击实在很低
投微博?阅读量数据真的很水,而且微博是大家看八卦的地方
投信息流?典型效果渠道,不如直接要转化
……
所以,在想清楚是否拍片之前,先得想好在哪里传播。
如果没有找到适合的传播形式,拍片也是浪费钱
对于如何传播,也有两个建议:
第一、如果存量用户体量够大,而且能线上直接触达用户(比如日活高的APP),直接放自己平台播,肯定是最优选择。在平台推出的时候,最好能设计一个引导老用户分享的机制,比如利益刺激或者情感刺激,使片子在社交平台进一步扩散。
第二、存量用户基数不大,或者说是没有直接触达的渠道。最好能绑定一个话题做传播。这个话题必须是大家感兴趣的,通过话题,引导大家继续看视频,并在讨论中推动二次传播。
5、花小钱,要不要做h5?
不要。
嗯,就这么简单。
原因也非常简单:
1、微信的限流和封锁越来越严格,尤其对于刺激分享类的。(这个说法来自tx内部某大咖)
2、短视频对娱乐注意力的分散,之前在朋友圈可能大家还爱看一些有趣的剧情类h5(比如我们之前做的猪你丫、猪小美),但现在,短视频更短、马上高潮。这一类H5也没有市场了。
这段好像有点少,那就再说几句,h5的本意是以小博大。如果不做h5了,还能用什么方法呢?
我认为今年有几种方向可以尝试:
(1)话题营销——聚焦在目标用户的情绪或痛点做话题,而产品或服务必须是能够提供解决方案。
比如妈妈们现在最烦辅导作业、最希望有人帮忙带娃,那么,如果有产品或服务能针对这些具体情境,给出解决方案,就可以结合妈妈的焦虑情绪做话题营销。
(2)游戏玩法——偏游戏的互动玩法,一方面有参与乐趣、一方面也会降低大家的警惕心
比如我们去年做的【中秋下雨、月饼免费】,我们中秋的月饼既是一个新品牌,口味也没有非常特别。但加入了这个对赌游戏,很多人都想试试——反正也要买月饼,在这里买下雨还能退款。一周内月饼就卖断货了。
(3)爆款图文——从天才小熊猫那篇长颈鹿开始,我觉得图文的春天又要来了。一方面,图文非常适合社群、朋友圈传播,而且纯内容(没有刺激诱导分享机制)不太会触发微信查封机制;另一方面、各大新闻、资讯信息流,都开始尝试原生广告(伪新闻),也很适合图文传播。
我们尝试过,在信息流上推图文内容(伪新闻,文章里面有广告),获客成本比硬广低了10倍!
(4)短视频——留到后面单独说
6、不花钱,花心思,怎么经营存量用户?
这是最近和聂老师讨论最多的话题。嗯,marketingcouple的日常就是讨论讨论业务(有时候还会吵几句)。不过他这个观点,我挺赞同:
当互联网步入存量用户时期,考验得不再是跑马圈地,而是谁能服务好自己的用户。
最近微信收紧了政策,做裂变增长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流量越来越贵、获客越来越难的环境下,口碑营销也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去真的好好想想,怎么服务好自己的老用户。
有人说,这不是一个老话题吗?
对,也不对。很多互联网企业,之前人口红利太大,流量获取太容易,太骄傲了,太没把自己的老用户当回事:比如,我们管用户叫流量,也把他们当做流量来管理,而并没有当作“人”:流量怎么经营,第一是刺激日活、复购,第二是用来拉新,但人不是这么经营的。人需要被服务好、照顾好。
举个例子,很多互联网企业,为了拉新,给予新人最强的优惠政策,但对老客:
“反正老客会消费,冷淡些也无妨”
事实上,如果眼光只盯着新客,老用户必定流失。很多公司确实是在一边不断获取新用户、一边不断流失老用户,根本无法构建起坚实的客户资产。
当人口红利消失、商域和公域流量越来越贵,不少公司也开始重视经营老用户。最时髦的是做“私域流量池”,大家都赶紧去开个人公众号、做社群、做个人朋友圈推广。当然不可否认,相比“撒胡椒面”,私域流量更精准,通过深度沟通,转化度也更高。但依然面临两个问题:
一、规模化和深度沟通之间的矛盾。一旦规模化运作,很难做深度和个性化沟通。
二、经营和维护问题。如果没有持续的内容和互动引导,很多商家建立的社群最后都变成广告群,甚至引起反感。
在我们看来,真正的私域,不是建个群、做个号就能把用户圈进来、稳住,能不能占有这群人,取决于,我们和优质用户,建立起什么样的关系。
很多微商的社群做得很棒,能维护住忠实用户,用户的消费非常高。并不是因为建群这个形式,而是通过社群来做区分,对社群里的优质客户给予远超预期的服务。
如何经营自己的存量用户,这个命题很大,并不是短短篇幅能够说完整的。如果切分开,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锁定用户(超级用户)——构建护城河和利润池、第二部分是管理用户生命周期——创造业务增长点。篇幅有限,这里先谈第一部分:
第一,经营超级用户的目的,并不是要立即榨取这些用户的贡献值,而是留住他们,目的是在更长的时间内,建立起持续交易的关系,且让他们成为品牌的口碑传播者。
第二、经营超级用户的方法:
1、识别超级用户
2、建立偏袒体系
3、把老用户转化为忠实用户,把忠实用户转化为超级用户
第一步,不仅不能忽视老用户,还得从中找到贡献度最高的用户,进一步去区别优待:
“你是我们最看重的人,远非他人可比”
对大多数生意,70%的利润是由25%的回头客创造的。这25%的人是累计贡献值最高的人,他们应该是被偏爱和照顾的对象。同理,做私域也该如此选择,只针对这部分人群所社群和个性化服务,能最大化提升运营效率。
到了第二步,该如何偏袒呢?
先澄清一个误区,很多人觉得,我们有针对老用户的会员体系,有积分、也有折扣和定期促销。
其实,很多成本白白浪费在这里。
不信?请问你记得自己在各平台的积分都有多少?
常见的情况是,并不怎么记得。当商家提示积分可以兑换的时候,才想到去兑换。
这就对商家就造成了额外的成本。但这笔开销用处并不大。
因为这25%的用户选择的本意,大多不是为了积分,也不是就冲着打折和促销。事实上,即使没有这些促销、折扣,他们往往也会来购物。因为看重的是产品或服务本身,才会产生这么高金额的累计消费。
相对于这些降价,这部分用户更在意的【我和其他客户不一样】——熟悉感、专属服务、定制化、惊喜……这些才能带来忠诚度和依赖感,并且引起自发传播。
举个例子吧,很多商家会在生日的时候给用户发优惠券,比如满100减20、满200减50……仔细想一下,当你生日收到这样一张券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呵呵,生日的时候还要压榨我,要我去买买买?!
然而,如果是一份有心的小礼物呢?是不是会分享朋友圈?
这里提一些针对会员模式的思考。会员本质上也是做偏袒,相比社群更规模化的可复制性。但是目前不少会员体系的设计,太过粗放和急功近利:
第一,只围绕着降价和优惠做文章,但降价未必就能提高用户的转移成本,因为竞争对手也可以轻易复制
第二、会员往往是一次性购买,缺乏成长体系设计(第三部分会展开说)
第三、会员维系弱,尤其缺少体验、服务和情感的加持。大部分会员的感知很弱
第四、超级用户更多是运营和客服的工作,其他业务并没有深度参与,导致体验是脱节的
第三、把普通用户升级为忠实用户,让忠实用户成为超级用户
成长体系是为奖励用户的持续交易,属于动态的管理模式。按用户的持续交易贡献值,划分不同的等级,给予完全不同的偏袒力度。
这种偏袒不仅是看得见的优惠,也是体验、服务、认同上的绝对不同待遇,比如航空公司的会员进阶体系——用天差地别的对待方式,偏袒最优质的常旅客。
成长体系运行起来,可以刺激用户不断使用产品和服务,去争取更好的偏袒;而如果用户一旦从上一个等级“滑落”,损失感会刺激用户赶紧行动,再“攀登”上去。因为从人性角度,损失永远更令人难以忍受。
”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成长体系不仅是偏袒的重要环节,还能够延长用户生命周期,相比降价和积分,更能形成真正的壁垒。
7、如何开垦流量洼地——抖音、直播、网红卖货?
说说大家感兴趣地话题:流量洼地——低成本挖掘到金矿的地方。
如何开坑这块洼地?
按人、货、场的逻辑,分享一些实践的经验:
人——如何找到对的人
无论抖音、快手、微博、小红书还是淘宝直播,MCN机构和达人数量都越来越多,该如何选择?
(1)优先选择按销售分成的达人(网红)。这意味着,第一,风险可控;第二,一般同意按这种分成模式的,对自己带货的效果通常有信心。
(2)总结出不同平台优质达人的评估模型
比如,微博网红的评估,关键在于真粉数量、真实互动量,我们一般从这几个维度来评估:粉丝结构,尤其使用iPhone比例;点赞、评论和转发之间的比例关系,以此验证数据的真实度。
再比如,对抖音来说,粉丝数并不重要,因为是算法根据内容优质程度做推荐。因此,我们评估的维度是最近内容的受欢迎程度、橱窗商品的销量等。
货——找到适合的产品
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适合网红带货、直播和短视频
至少得满足两个条件:
1、产品或服务利润空间足够大
第一、网红或达人一般都会要求给到商品全网最低价(越头部的达人,对价格要求越严格);第二,即使同意按销售分成,分成比例也不低,所以得保证有足够利润空间。
2、各平台对产品价格带要求不同
在短视频、直播平台,网红卖货大部分基于冲动消费的心里,因此价格敏感性非常强。行业内的说法是,抖音推荐的商品一般不超过100元,美妆、服饰可到180元、快手推荐的商品不超过50元(最头部达人或者超级垂类达人例外)、B站适合年轻人喜欢的产品,价格也不宜过高。
微博、微信公众号、社群的推广更基于粉丝粘性和专业度、信任关系,所以客单价一般会高很多。微博更适合具有大众知名度的商品;培育新品或小众单品适合在微信公众号和社群,加之小红书种草。
举个例子,某个抖音达人带货奶粉很厉害,奇怪的是,婴儿奶粉一般要大几百块。后来发现,她的推销阵地其实并不在抖音,而是把抖音粉丝挪到了微信群,在群里做成交。
场——阵地不易太多
从阵地看,每一块流量洼地都需要精耕细作,需要不断尝试和总结,也需要资源做投入。所以,建议把主阵地集中在1-2个。目前看来,红利最大的还是淘宝直播,因为直接强关联购物场景。
提醒一下,在开发流量洼地的时候,也要考虑到短视频和直播的局限性:一、用户往往只对推荐商品感兴趣,关联销售会比较弱;二、几乎没有长尾效应,很多都是一次性消费。
那么,网红的意义只在于直接卖货吗?
我觉得并非如此。
第一、找到和品牌调性一致的达人,深度合作,比如背书、开发联名款等,在转化粉丝为用户的过程中,不仅能实现销售转化,也能培养忠实粉丝,效果远比只做一次植入更明显;
第二、在用户数据打通的基础上,配合其他品牌和效果媒介推广,网红往往能能起到种草和助推的效果。比如做明星同款或者品牌植入,联动网红强安利,能够充分放大效果。
最后再说个结论 ,对绝大部分产品或服务来说,做官抖都是一件性价比很低的事,因为抖音基于内容而非粉丝推荐,对内容创作要求很高,不确定性也强。
只有一种情况是,专业属性很强的成熟品牌,用抖音来做知识科普,第一、这类视频更容易制作,成本低,有的时候甚至不用实拍;第二、能够塑造品牌在该领域的专家形象。
8、市场人的护城河是什么?
2019年,对市场人来说,无论甲方还是乙方,作为花钱一方,挑战和压力都相当大。
其实,未必不是好事。说实话,这个行业良莠不齐、鱼目混珠。之前的增速掩盖了很多问题,但现在会暴露出来,对真正的能力者,反而是机会:
”混乱是阶梯”
那么,市场人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我觉得是底层能力+核心能力+可复制性。
底层能力是用户洞察和敏感度。说到底,市场营销的核心,是去影响人的大脑和行为。
数据也是理解人的方式之一
除此之外,逻辑思维能力也很重要,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里,如何最快理清思路,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步骤。
核心能力根据长板理论而来,是所有能力中的最强项,比如策略、创意、数据分析、商务拓展等。
面对变化的趋势,完全转型或者是去攻坚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是性价比很低的事情:
”短板买别人就行了,何必要自己做短板呢?“——任正非采访
不如去琢磨,怎么把原有的优势挪到新形态下:
可复制性,就是核心的能力在一个新的环境里,能否快速适应和成长。
比如,导购成为了带货主播
比如,记者和编辑做成了自己的公众号
比如,传统媒体人从电视台转型到视频网站
……
对市场人而言,如果拥有足够优秀的核心能力,并且把核心能力和当下的新环境、形势和业务结合。即使在更糟糕的环境下,也能成为从容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样的人,确实很少。
看到太多人,在marketing工作中更多是协调或者项管的角色。底层能力+核心能力都没有打磨出来,尤其是对用户的理解、洞察。然而,就像巴菲特在谈及企业护城河所说,最常见的虚假护城河是有效执行和卓越管理。对市场人而言,我觉得也是同理。单一执行力、管理协调能力越来越难成为坚实的竞争壁垒,因为在一个更开放、多元的人才市场,不具备强稀缺性。(当然最top管理人才除外)
而可复制性,更加难得,不仅看得清趋势,还需要找到自身长板和趋势的结合点,并加以不断打磨和锤炼。
一起修行吧。
祝愿市场人在糟糕的年份里,也能处变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