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1月6日,在四川卫生健康宣传工作媒体座谈会上,四川省卫健委聚焦疫情防控、重大部署和人民健康三大关键词,发布了2022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四川卫生健康年度答卷。
关键词一:疫情防控
创新开展“入川即检”和“防疫泡泡”闭环生产模式 四向出征支援
过去一年,四川新冠疫情防控有力有效——
据四川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坚持“小快灵”措施处置本土疫情,打赢多轮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底线,同时创新开展“入川即检”,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最大限度守住“国门”“省门”,在最短时间开发应用并持续优化“四川天府健康通”,创新“防疫泡泡”闭环生产模式,全力保障物流畅通,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四川全面推进中医药预防干预和治疗,强化“四集中一远程”(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中心,省市定点医院为基础的新冠救治5G远程会诊网络)医疗救治,病亡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四川还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千方百计克服自身困难,“北上陕西、河南、吉林,东进上海,南渡广西、海南,西挺新疆、西藏”四向出征支援。
关键词二:重大部署
川渝两地三甲医院结果互认 累计为患者节约费用3.36亿元
过去一年,重大部署全面落地落实——
在川渝卫生健康一体化全面提速上,成渝共创儿科、创伤、呼吸等专科联盟8个,覆盖12个省市179家单位;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205个,全省733家医疗机构实现重庆电子健康卡“扫码就医”,累计跨省用卡41万余次,实现两地三甲医院45项临床检验、67项医学影像结果互认,累计为患者节约费用3.36亿元。
综合医改持续发力。据四川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深化医改成效明显,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四川在全国率先出台构建优质高效分级诊疗体系实施方案,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新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17个,国家“十三五”分级诊疗评估居西部第一;实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前五,4家医院入选复旦大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100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13年稳居第二,省医院位居第38位、前进19位。
中医药强省建设方面开创新局面。据四川省卫健委统计,四川争取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项目3个、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7个,数量全国第一;6个省级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8个区域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和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等重大项目启动建设等。
四川持续做好健康领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据统计,四川省卫健委争取中央资金1.8亿元,支持2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41个脱贫县和1个中西部省份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县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同时加强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川浙互派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64人,投入资金1.9亿元,建设重点专科36个,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73个。
关键词三:人民健康
为全省737.4万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管理服务 为20.4万名失能老年人免费上门提供健康服务
过去一年,四川人民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
据省卫健委统计,在医疗服务方面,四川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累计建成互联网医院262家,开展互联网诊疗261.9万人次、开具电子处方208.5万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4个典型案例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通报表扬,典型案例数位列西部第一。
在“一老一小”保障方面,四川去年启动实施银龄健康工程,为全省737.4万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管理服务,为20.4万名失能老年人免费上门提供健康服务,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50个,数量居全国第三,100%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建立老年人绿色就医通道,四川还在优化完善三孩生育支持措施,全年新增普惠性托位5800个等。
在妇幼健康服务方面,四川完善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服务体系和质控网络,建设产前诊断机构23家、产前筛查机构189家,较上年度分别新增2家、72家,还超额完成全省百万名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民生实事,惠及适龄群众超200万人等。
2023年,省卫健委将围绕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织密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络、提升群众健康福祉等方面抓好贯彻落实。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健全公共卫生安全预警多点触发和风险人员早期排查机制,同时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降病亡”,聚焦农村重点地区和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严重慢性病患者五类人群,加强医疗救治和医疗资源准备,确保需要住院的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千方百计降低病亡率;如新建、改扩建10000个普惠托位,免费上门为20万名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指导、健康风险指导、心理支持和就诊转诊建议等服务,免费为100万名农村适龄妇女提供“两癌”筛查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