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
一、单一题
1.【问题】
【常见问法】:问题、不足、困境、瓶颈、挑战、难点
【答案来源】:
①直接摘抄:负面标志性词汇:不科学、不合理、不到位、不均衡、不完善、不健全、不足;缺乏、缺少、流失;少、低、差、弱、陈旧、单一
②归纳概括:对案例、数据材料进行归纳概括
③分析推导:对建议或对比材料进行分析推导
2.【影响】影响通常发生在主题后
【常见问法】:
①正面影响问法:意义、效果、成果、积极作用
②负面影响问法:危害、后果
【答案来源】:
①正面影响:
②负面影响:引发、导致、造成、危及、损害……;消解着、割裂着、破
坏了、阻碍了、致使……
【意义来源】:直接摘抄;解决问题;实现目的、对策分不清时写上
3.【对策】
【常见问法】:
对策、措施、举措、建议、意见、做法、解决方法、经验、启示
【考查题型】:概括对策、经验启示、提出对策
(1)概括对策:从材料里寻找做法
①题型识别:概括XX在XX方面的举措
②答题技巧:摘抄or归纳
对策的标志性动词:
建立、健全、统筹、创新、规范、整顿、打击、扶持、规划、设置
(2)经验启示类:从别人的做法中学到
①题型识别:梳理归纳XXX的主要经验;分析XX做法XX有哪些启示
②答题技巧:其他主体的成功经验中借鉴,借鉴而来的经验要具有普适性
(3)提出对策类:据问题提对策
①题型识别:
就如何解决XX问题提出对策;分析XX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②答题技巧:(抄、借、推)
建议摘抄;经验借鉴;问题推导(问题反推提出的对策要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切实可行)(自拟动词+材料中的问题名词)
③自提对策:
二、综合题
1.【词句解释】
【题型判断】:谈……的含义;对……进行解释;谈对……的理解。
【常规思路】:
(1)释义:据与所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相近的句子,得出字面含义
(2)相关要素:围绕主题,写出相关要素(问题、原因、意义、危害)
(3)对策应该怎么做:资料中有则摘抄;资料中没有,字数允许则补充
【逻辑+要点】
2.【观点现象】
【题型判断】
(1)题干中出现:对……观点/现象的见解/看法/评价/评析/认识
(2)要求中出现: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证充分、有理有据、论据充实
【常规思路】
(1)表态:依据题干和资料,而非个人主观判断,优先采用资料原词
(2)分析理由:围绕主题,写出资料中支撑态度的要素(如问题、原因、意义、危害)
(3)对策:资料中有则摘抄;资料中没有,字数允许则补充
【高分技巧】
(1)表态的方法及常用表态词汇
(2)注意特殊要求:有理有据,论据充实(答案中要有例证)
三、公文题
【标题】:关于 + 事由 + 的 + 文种
【称谓or主送机关】顶格书写
【落款】右下方,日期右空四个格子
(二)公文格式对应表
【分类的标准】
(1)方案类公文:标题、称谓、落款都要写,除开头和结尾,中间部分重点写对策要素
(2)宣传类公文:写这么做带来的好处、作用
(3)总结类公文:材料的“压缩机”,概括主要内容即可
(4)评论类公文:问怎么看,类似观点现象分析题
【方案类】
(1)识别:为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或任务而进行的规划,一般侧重对策、建议、具体做法。
(2)典型的方案类公文:指导意见、建议、活动方案等。
(3)内容:
①公文题的开头四种:
②主体:具体解决问题对策,序号后写前置词
③结尾:可能有
【总结类】
(1)识别:目的是把情况告知or汇报
(2)典型的总结类公文:汇报(提纲)、调查报告、简报、编者按
一、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
【论点在文章中的体现】标题即论点、开篇提出论点、文章中体现论点、结尾强调中心论点。
【论点的表达】论点应当是一个肯定、完整的判断体现出作者的核心观点。
【论据】事实论据是通过举出数据、史实或有代表性的事例得出结论。
【论证】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说理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
【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
引论:提出问题(是什么)
本论:分析问题(为什么)
结论:解决问题(怎么办)
二、写作结构
【并列式】
【分论点的设置】
(1)内涵展开型:(给一个词汇时从不同的主体和维度展开)
(2)意义展开型:(题干是具体内容,强调重要性)
(3)措施展开型:(话题具体,给了几个事情,结合经验等,写对策措施型)
【递进式】
整体结构:
【何时递进式】题干给出一句话谈理解,是具体的且强调这个事情很重要;
(4)分析型结构:侧重原因、意义或正反分析论证
基本结构:
分论点设计:
(5)关系分析型:题目要求围绕 “xx”与“xx”进行写作
A与B关系型基本结构:
三、选择写作结构
【内涵型材料】
【意义型材料】读材料的时候要去找重要性:找具体话题的作用
【措施型材料】按照材料里的案例的主体做法进行提炼;
【分析型材料】与意义展开一样,找材料中的好处;
【A与B关系型】
找材料中体现关系的内容,一般不会直接给,一般为给出方向,自己扩充;除此之外还需找对策。
【总结】
四、申论文章写作方法
【标题】揭示出论点
【开头】背景引入话题(破题)+对给定题目或一句话的分析理解+得出论点
【常用论证方法】
五、总结
【分论点】(背景引入)+分析论证+举例子或正反对比+措施
【五种类型分论点】
内涵型——是什么或具体表现
意义型——写有什么作用
措施型——提主要措施
分析性——几段意义,一段措施
A与B关系型——指明A对B的关系以及B对A的关系
【背景引入方法】1名言警句 2发展趋势 3例子 4国家政策 5问题引入
【分析论证】描述作用发挥的过程(讲道理)
拆分:从不同角度讲好处;搭建中间项;不同主体论述(个人、社会、国家)
一、阅读材料篇
【阅读材料三步走:】
第一步:区分理论性材料or案例性材料
第二步:理论材料:定性 案例材料:公式
【理论性材料】:(实质为分类归纳思维/标签思维)
定性:问题、原因、对策、定义、危害、意义、成就、背景、影响
【案例性材料】:公式:两个公式分情况而用
二、论点篇
【总论点】:主要提炼技巧为寻找材料中的宏观对策,为政府讲话或者报告
【总论点确定方法】:
【宏观对策法】:材料中高级官员or政府报告为宏观对策,为主旨
【小题与标题提示法】:
【段落重合法】:每个小段概括段意,然后再综合概括整篇材料主旨
【总论点的应用】:标题and主旨段
【标题公式】:方式(主旨对策)+目的(意义,联系材料中主题)
【主旨段】:大作文第二段,但需要包装主旨
【分论点确定方法】:
【宏观对策拆分法】:高级官员讲话不仅有总论点,也有分论点
【中微观对策法】:分论点属性为对策,专家学者or干部能形成分论点
【微观对策多】:进行概括(一定要结合二十大报告和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十大和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推法】:反向套取材料
【拆分排比词、排比句法】:材料中有排比词、排比句,可以一分为三
【五大纬度法】:直接写对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生态的影响
【分论点整合方法:】五大纬度法+关联法
三、论据
第一段与第二段为因果逻辑,第二/三/四/五/六段为总分总逻辑。
【论证要素角度】
【要素组合角度】
四、整体讲解
【标题】:方式+目的
【第一段】:引述段:①背景+意义 ②正反对比(常用)
【第二段】:主旨段:论据+包装总论点
【第三、四、五段】:分论段
【第六段】:结尾段:论据+升华总论点
五、宏观评论文、微观应用文
【策论文】
论证技巧是:分论点+微观对策+宏观目的。
【评论文】(A与B)论点上:
总论点:统筹兼顾 A 与B
分论点:即 A 对 B 的关系,B 对 A 的关系
评论文第一段:引述A和B的好处or A和B的坏处;其他不变
二十大报告
【一、经济纬度】:
①统筹政府与市场 ②打造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③统筹城乡发展 ④统筹区域发展 ⑤统筹国内外发展 ⑥统筹国内外发展 ⑦坚持以人为中心,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⑧创新驱动(要素、产业、区域、需求) ⑨整合资源
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①统筹政府与市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打造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③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④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⑤统筹国内外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⑦坚持以人为中心,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创新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职业教育
我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短缺,需大力提升。个人观点:市场的手企校融合
(四)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⑧创新驱动(要素、产业、区域、需求)
(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
(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⑨整合资源
【二、政治纬度】
①加强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保障 ②协商民主制度 ③健全基层民主制度 ④简政放权、统筹政府与市场 ⑤构建爱国统一战线 ⑥全面深化依法治国
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③健全基层民主制度
④简政放权、统筹政府与市场
(一)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
(二)全面发展协商民主
(三)积极发展基层民主
(四)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⑥全面深化依法治国
(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扎实推进依法行政
(三)严格公正司法
(四)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三、文化纬度】
①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④统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 ⑤统筹国内文化与国外文化 ⑥文化创新发展战略
八、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①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三)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④统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
(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⑤统筹国内文化与国外文化
⑥文化创新发展战略
(五)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2、以人为中心,大力培育优秀文化人才
【四、民生纬度】
总论点为:以人为中心
①打造共同富裕的分配体系 ②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 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⑤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多主体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九、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①打造共同富裕的分配体系
(一)完善分配制度
②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十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⑤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多主体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五、生态纬度】
总论点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①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发展 ②统筹多主体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③打造全方位的环境治理体系 ④构筑绿色发展的生态系统 ⑤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⑥完善生态保护的监管机制
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发展
②统筹多主体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③打造全方位的环境治理体系。
④构筑绿色发展的生态系统
⑤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⑥完善生态保护的监管机制
(一)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二)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三)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 (全文背诵)
三、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强化市县政府执行职责。
(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
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
推进综合执法,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重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等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有条件的领域可以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
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理顺行政强制执行体制。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建设,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
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
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建立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惩治执法腐败现象。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是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的重点。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改进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建立常态化监督制度。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健全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罢免等问责方式和程序。
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
(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据权力清单,向社会全面公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
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