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行业  机械  设备    系统  教师  经纪  参数    蒸汽 

短视频“沉浸式”场景构建的艺术特征与价值

   日期:2024-11-10     移动:http://changmeillh.xhstdz.com/mobile/quote/60275.html

□贾雯涵

短视频“沉浸式”场景构建的艺术特征与价值

随着短视频的迅速发展,短视频内容的垂直化倾向也愈发明显。近年来,各大新媒体平台上掀起了一股沉浸式短视频创作热潮,而作为沉浸式短视频内容领域的重要分支,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以其被放大后的场景原声、沉浸式的场景代入感,满足了人们对于理想生活图景的想象,将人们从狂飙突进的信息社会中解救出来,唤起了人们因专注带来的愉悦感。本文立足于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围绕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的艺术特征、场景构建模式和艺术价值几方面展开论述,探寻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的发展之道。

关键词: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场景构建;情感体验

根据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34亿,占网民整体的90.5%。短视频以其内容简洁、传播迅速、接收便利等优势,满足了人们在快节奏生活方式下进行碎片化阅读和分享信息的需求,从而迅速抢占市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娱乐方式。但随着短视频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隙被大量的短视频填满,精力被不断发散,思考的空间也被不断占据。此时,通过放大场景原声、辅以轻松治愈的音乐、内容涵盖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应运而生,使受众得以将自身沉浸式地代入到视频所构建的生活场景中,唤起了人们因专注带来的愉悦感。

一、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概念及其特征

(一)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的范畴。“沉浸”一词最初在心理学领域产生,美国心理学家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1967年首次提到了“沉浸”(Flow)一词,中文翻译为“心流”,指人们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的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物的一种情绪体验。沉浸式是利用人的视听等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营造氛围让参与者享受和沉浸某种状态。沉浸式短视频则是指放大场景原声,降低周边噪音,从而试图将受众的注意力集中在视频主人公正在进行的某项活动上,通过放大受众的感官体验,来提升受众对某个事件的代入感。

生活类短视频是短视频垂直内容领域下的重要分支,其内容涵盖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通过对于美食、家居、住宿等日常社会活动过程的记录传递独到的生活技能、生活方式或生活理念以指导用户生活质量提升的短视频类型。生活类短视频采用沉浸式手法,通过在日常生活的全记录中加强视觉与听觉的刺激,掀起了广受用户追捧的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内容热潮。

本文探讨的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是指短视频垂直内容领域下,通过在日常生活的记录中放大场景原声、营造沉浸氛围,使受众产生对于视频中生活场景沉浸式代入感,进而满足受众对于理想生活预期的短视频类型。

(二)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的艺术特征。

1.以声音为主导,营造沉浸氛围。相比泛娱乐化短视频通常通过视觉冲击引起受众兴趣,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普遍以声音为主导,最大程度地放大场景原声。在加强后的听觉刺激下,受众会更容易专注于视频主体正在进行的某项活动上,产生对于短视频中所展现场景的强烈代入感。在短视频博主“野生柒”的沉浸式冰箱收纳视频中,就向观众展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冰箱空间,比如利用冰箱自带的隔板或收纳工具把冰箱严丝合缝填满。博主在拍摄视频的过程中,会过滤掉环境杂音,重点保留收纳时的同期声,还原收纳的真实感。如饮料罐清脆碰撞的声音、收纳盒扣上盖子时发出的“咔哒”声、拿起塑料包装的调料发出的悉悉索索的声响,以及鸡蛋落入收纳盒中的“咚咚”声。在视频中,博主还会通过刻意敲击瓶罐、转动收纳篮等加强对受众的听觉刺激,日常生活中常被人们忽略的声音在视频中得到了放大,受众的注意力相对集中于听觉,随着视频中活动的不断进行,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走进视频所预设的场景中,产生沉浸式的代入感。在冰箱被不断填满的过程中,受众会产生和视频博主共同完成了一次收纳过程的联想,甚至能体会到触碰或使用视频中某件物品的感觉。视频的画面最终会落在收纳完成的全貌,看到冰箱满满当当又整洁有序地呈现在眼前,受众也会从中收获完成收纳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2.以双重叙事手法,展现生活全貌。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多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相互转换的方式,更全面地展现生活全貌。以短视频博主“一棵小楠瓜”的沉浸式清洁视频为例,在进行清洁之前,镜头会分别对清洁用品和清洁工具进行展示,并用字幕标注清洁用品和清洁工具的名称和功能。在进入清洁阶段时,镜头会对清洁细节展开详细特写,如博主把清洁剂喷到灶台上用百洁布擦拭、把地漏里的头发夹出来再用花洒冲洗地漏、把墙面去污膏挤在墙面上用自带的擦头进行擦拭等。通过对真实清洁过程的记录使受众感受到博主的第一人称视角,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感,仿佛亲自来到了博主的家里。在视频中,通常还需要拍摄博主在家里走动清洁的画面,如使用吸尘器对毛毯进行清洁、用毛掸掸除电视机和电视柜的浮尘等。因这类画面多为全景或远景,只凭创作者自己无法独立完成,这时就需要借助三脚架充当“第三人”来协助拍摄,这既是对清洁过程的真实再现,也丰富了画面内容,使视频看起来不单调。可见,双重叙事视角之间的相互转换,不仅可以使视频内容更加充实,也使得叙事更为灵活。

3.以美学化主题,构建理想生活图景。视觉文化已经驱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化,视觉上的愉悦和快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希望自己的日常生活具有审美趣味和格调。这也投射在受众对短视频的审美需求上。在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中,视频博主通过视觉艺术的表达,营造了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状态。在“一颗熊仔”的沉浸式生活类系列短视频中,就通过黑白灰色系的家居环境、能充分融入装修风格的软装,迎合了当下大众所追求的简约又高级的装修风格。从她的视频封面就可以看出,她的视频中常见棋盘格、亚克力、大理石元素,这些元素融入整体装修风格不会显得突兀,在相对简单的家居环境中还增强了视觉冲击力,进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此外,她的系列视频均采用冷色调为主色调,封面多选取不同光影下的客厅或卧室一角,这样和谐统一的画面内容也会使受众获得视觉上的满足和愉悦。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定位于普通生活,通过对视觉效果的包装将日常生活美学化,勾勒了一幅理想化的生活图景,受众根据视频画面在心中树立起相应的美学标准,并照射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二、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的场景构建模式

(一)营造拟态环境满足生活预期。李普曼指出“拟态环境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完全重现,而是被媒介再加工的产物。”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在内容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给受众构建了一个关于理想生活图景的想象空间,满足了他们具象化的生活预期。因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的受众主体以年轻群体为主,而大部分年轻受众群体常自嘲为“社畜”,工作多为“996”模式,他们的时间多被工作占据,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精力去打扫和布置房间,或对房间进行收纳整理,他们较为期待借由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所营造的拟态环境来添补生活上的空缺,治愈和缓解工作所带来的焦虑和压力。博主在视频中传达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也引发了受众对自身生活方式的思考,他们希望将视频中展现的生活图景观照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因此,他们会购买博主在视频中推荐的生活物品,甚至按照视频中的家居环境对自己家进行装修布置。当他们按照视频中的方式,对自己的家进行布置时,便仿佛自己的理想生活状态得以实现。

所以,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也是受众选择的结果,受众同样参与拟态环境的建构。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补偿论认为:人类在媒介演化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理性选择。当下,各类短视频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碎片化的信息需求,但当人们深陷其中时,会发现自己已经不能正常思考。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则及时把人们从时代的信息洪流中拉了出来,使人们由被动观看转为了主观体验,在视频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中获得了心理上的补偿。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和视频创作者共同构建拟态环境,进行内容的传播。

(二)多方互动构建社交场景。根据《2021年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的数据,以“提供聊天话题和内容”“向他人转发或分享有趣的内容”为观看目的的用户占比共达40.9%。可见,人们已经逐渐将短视频看作了一种社交手段。沉浸式短视频依托于平台的话题功能产生了各种变式,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因其制作门槛低,拍摄起来好上手,引起了广大创作者争相进行内容创作。而用户可以利用平台的点赞、评论、关注、转发等功能和短视频创作者及其他用户进行互动,让用户产生实时社交的感受,从而构建了社交场景。

在大数据时代,平台会根据用户经常收看短视频的类型和互动内容进行内容推送,通过对用户浏览习惯的把握,提供用户感兴趣的视频内容。当一名用户经常收看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且完播率较高时,平台就会智能推送该视频类型给用户,这也是用户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接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镜外的受众与镜内的创作者通过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这面镜子,构建起镜像认同,双方通过平台营造的社交场景进行了非常有效的互动。例如,经常有用户会在评论区对博主更新的视频进行认可式评论,如“客厅的光影好漂亮”“好想去你家做客”“这样的家给我来一套”等,部分用户还会在评论区询问视频中家居物品的链接,或是给博主建议出一期什么类型的内容,博主也会在评论区有选择性地回复,并参考评论区的建议完善视频内容。

而受众和受众之间,会通过对某个短视频的评论达成共识,在评论区通过互相留言互动产生归属感,进而形成了小的社交群体,通过在这些小的社交群体中的互动交流,建立社交关系。依托于平台所构建的社交场景,创作者通过内容创作获得反馈,用户通过分享、评论视频进行互动,形成了传播闭环,进一步增强了用户黏性。

三、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的艺术价值

(一)传达“治愈”情感。本文中的“治愈”取自日本文化中“治愈系”的含义,治愈系往往通过和谐、舒缓、平和的内容来触动内心,消解人们心中的压力和消极情绪,带给人积极的力量。在高压的快节奏生活下,人们需要面对来自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各种压力,而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繁杂琐事的记录,使人们通过视频产生了被“治愈”的感觉,人们所期待的理想化生活在视频中得到实现,从而获得了心灵的安抚与慰藉。

除了能够治愈人们的心灵之外,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还传递了这样的治愈观念:即使是孤独的一个人,也可以把生活经营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例如,在“沉浸式回家”系列短视频中,创作者通常在下班回家后先唤醒全屋的智能家居,然后放好拿回家的东西,换上家居服,再一个人准备晚餐,并进行精致摆盘,最后的画面通常停留在创作者坐在窗边看风景,或惬意地坐在电视机前享受晚间时光。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把生活变成了一种极具仪式感的行动,这些生活中的仪式感同样也在提醒着人们认真享受生活,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丰富多彩。

(二)由被动观看向主观体验的角色转变。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在广受用户追捧的同时,也体现了受众对自身感受和主观体验的重视。现阶段,短视频的肆虐传播令受众无法在多变的视频影像面前进行专注思考,人们的注意力会随着画面的流动而不断变化。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人们所需要的,它使受众沉浸在视频的情境中,在观看的过程中与视频创作者共同完成了某一活动,提升了自身的满足感。同时,它也改变了人们日常获取信息的方式,鼓励人们从日常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中跳脱出来,主动投入到一件事情中,暂时将人们从浮躁奔忙的现实生活中解救出来。当人们需要更长时间的专注时,就可以像视频中的内容那样,尝试自己进行收纳,或把房子打扫干净,将沉浸式融入现实生活,更多地关注于当下,享受生活的快乐。

四、结语

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以其贴近生活的真实场景,通过艺术的加工与展现,引起了受众对于理想生活的想象。在沉浸式生活类短视频兴起且广泛传播的现状下,想要获得持续发展须深耕内容生产,通过内容引导受众,获得受众心理上的依赖。当沉浸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习惯,人们在常态化活动时就会有沉浸意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便可以自发地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获得专注于自身生活带来的愉悦感。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王娜.抖音的沉浸式传播[J].传媒论坛,2019,2(08):152.

[3]张琦.线上线下 沉浸式体验正风行[N].山西日报,2021-11-17(011):1. 

[4]郭庆楠.生活类短视频节目的叙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8.

[5]郭庆楠.生活类短视频节目的叙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18-19. 

[6]李普曼.林珊译.舆论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7]吴云庆.吃播短视频中对于拟态环境的塑造研究[J].声屏世界,2020,(21):108.

[8]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2021年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http://www.csm.com.cn/Content/2021/10-15/1053494058.html:13.

[9]丁艳杰.独居类短视频叙事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1):

108.

本文地址:http://changmeillh.xhstdz.com/quote/60275.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changmeillh.xhstdz.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