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行业  机械  设备    教师  经纪  系统  参数    蒸汽 

教育信息化从1.0到2.0—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日期:2024-11-10     移动:http://changmeillh.xhstdz.com/mobile/quote/61667.html

目前,信息科技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更加凸显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回顾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对推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信息化从1.0到2.0—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教育信息化起源于电化教育,是电化教育在新形势下发展的新形态。电化教育的发展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15年,金陵大学建有校园电影的专用放映场地标志着我国电化教育的诞生。1936年,“电化教育”与“电教”正式成为官方确认的术语。1949年,文化部在科学技术普及局内设置电化教育处。1960年,提出“必须采用新的教育工具和新式教具”。

  这一时期的教育信息化处于孕育期,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电化教育)的认识比较粗浅,认为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一种典型的媒体工具论,技术上主要是以视听技术为主,其应用领域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还积极应用于民众教育,重视电化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功能。

  教育信息化1.0时期(2000—2016年)

  阶段一:建设驱动时期(2000—2010年)

  2000—2010年,相继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等相关文件,就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等方面做出了新要求。

  这一阶段,教育信息化建设受到充分重视,通过“校校通”工程、“农远工程”等项目推动,迎来了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信息化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渐建成,数字化教育资源得到丰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逐步提升,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理论,例如“双主体”教学理论、“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等,为今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阶段二:应用驱动发展期(2010—2016年)

  2010—2016年,相继召开了两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别指出要“进行三通两平台建设”“强化深度应用、融合创新,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中的效能”。相继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文件,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坚持一个理念两个方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作用,基本建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等理念和要求。

  2014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育质量。2015年,在青岛召开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我们分享了教育信息化的成功经验。

  2010年以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基本确立,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教育信息化逐渐实现从建设转向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共识;“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全国90%的中小学连接了互联网,83%的教室是多媒体教室,师生网络学习空间达6300多万个,基于网络进行教与学的环境逐渐建成;数字化教育资源得到极大丰富,例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参与教师超过1400万人次,形成1300万堂优课资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充分重视,近1000万名中小学教师得到培训。

  教育信息化2.0时期(2017年至今)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办好网络教育”。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2019年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第八项战略任务便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2018年,《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为进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提供了指导。2019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提出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2019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促进在线教育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提供了指导。

  这一阶段的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变革的内生变量,融合创新、智能引领是其主要特征。这时期要力争实现“三个转变”: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发展向创新发展转变。

  从电化教育诞生到教育信息化2.0时代,从学习国外经验到为世界提供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样板,从注重信息化环境建设、应用驱动到融合创新、智能引领,纵览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基本建成,数字化资源极大丰富,信息化教学与管理渐成常态,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效用。中国教育信息化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第一,离不开党的领导和领导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此项工作在过去硕果累累,党的领导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定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第二,离不开科学规划,顶层设计。早期,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理念和规划融合在整个教育的发展理念和规划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地位日渐凸显,制定专门规划成为必然,近年来国家和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多个教育信息化规划,科学化和精准化的规划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离不开理论研究与实践践行。研究者在理论上借助信息技术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和学习者成长规律,发表了大量论文与专著,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理论。在教育信息化实践中,紧密结合新兴技术,深化应用,不断创新教与学方式,信息化支持的教学和学习逐渐成为常态。

  第四,重视“人”的因素。教育行政部门连续发布多个“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文件,大力开展各种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切实解决了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关键问题。

  当前,中国教育正走向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担负着助力人才培养、创新教育服务、精准教育治理的重任,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斗争精神,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参与、推动教育信息化2.0深入发展,为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做出新贡献。

本文地址:http://changmeillh.xhstdz.com/quote/61667.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changmeillh.xhstdz.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